新闻中心
公司新闻
艺术培育市场 坚持铸就希望
发布日期:[2017/11/18 11:59:28]    共阅[1330]次

与昔年盛时相比,中国戏曲在当今的光彩不免显得有些暗淡。对此,有人唏嘘嗟叹,有人茫然无措,更有人诚意坚守、苦觅出路、寻求发展。近年来,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中国戏曲和当代戏曲人提供了机遇、注入了活力、提振了信心。借此东风,在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,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携手,首次设立戏曲论坛,论坛主题“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”切中戏曲发展关键问题,吸引众多业内人士汇聚一堂,碰撞真知灼见,为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献策。

 传承与创新是一体两面

 戏曲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形式,具有深厚的传统;然而面对时移世易后的当今观众和市场,戏曲又必须锐意创新,传递时代的精神。传承与创新,从来是戏曲发展的一体两面。

京剧表演艺术家,中国戏剧家协会、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强调,戏曲需要重视传承,守护住剧种的本体风格和本体生命。“所谓万变不离其宗,在中国模式、中国戏曲的领域里务实地传承好每个剧种的风格特色和本体生命,讲好古今的中国故事,是一条可行之路。”尚长荣说,“在这个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艺术的有益元素,百花齐放,对传统戏曲来说也很必要。”

诚然,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,好的创新中总是深深烙印着传统的痕迹。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委会主任、剧作家李莉说:“我们坚守传统,是为了更好地创新。一名演员能不能成为剧种的领军人物,很大程度上在于你的新创作品中有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底。”

 戏曲发展离不开角儿

 众所周知,戏曲是角儿的艺术,一个剧种有没有好角儿、有多少好角儿,直接影响剧种的生命力。然而,出一个好角儿却并不容易,修为、土壤、环境等,缺一不可。

京剧名家魏海敏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高足,在我国台湾演绎和传播梅派艺术。她的经验告诉人们:成为一名好角儿除了天赋,更要靠全方位的后天努力。魏海敏说,一名好演员必须不断学习、不断实践,练好基本功,找到自己最佳的声音位置和表演状态。但是,学会了这些并不等于学会了塑造人物,演员必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并艺术地移植到舞台之上,揣摩人物心理,并为剧中人注入艺术家独特的神采和灵魂。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同一个人在每一天也会有所不同,好演员必须要保持对艺术和剧中人的新鲜感和不断探索的热情,创作能力和得之于传统老戏的训练缺一不可。”魏海敏说。

说到传统老戏对演员基本功的训练,就不能不提到当今的戏曲教育。尚长荣告诫戏曲教育工作者,千万不可急功近利。“戏曲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精神,渗透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,有关院校一旦追求尽快让学生商演、巡演,追求短期经济效益,就会影响艺术的基础教育和精神高度的提升。”尚长荣说。

戏曲艺术需要演员、乐队以及服化道等配合完成,一名演员通过学校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,往往要进入院团,以便开展创作演出。院团的制度、气氛等对演员的成长发展、对角儿的催生孵化来说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北京京剧院通过一系列努力激发了院团和演员的活力,出戏出人,风生水起。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说:“北京京剧院实行项目制,出台明确的实施办法和运行流程,剧院对项目进行研究评估后,为成熟可行的项目提供机会、配置资源。项目制激发了演员的积极性,剧院氛围也更加活跃、和谐。”

 戏曲人当有文化自信

 对戏曲人来说,不论个人修为的提高、院团建制的完善还是市场环境的培育,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需要耐得住天长日久的寂寞、付得起深耕细作的艰辛。论坛上,多位专家、艺术家提出,在漫长的坚守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,对提升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来说非常关键。

梨园戏表演艺术家、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,把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梨园戏唱给全世界听。“一个赓续数百年的剧种在当下仍能传播、仍能让今人受用,除了依靠梨园戏人的本分和规矩,还离不开一份自信与担当。”曾静萍说,“只有当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门艺术的美好与价值,才能坚定对它的文化信心,保持其在舞台上的生机。”

提起晋剧,不能不提山西省剧协主席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谢涛。许多年来,作为晋剧在当代中国的一面旗帜,谢涛在向全国、全世界推广晋剧的同时,从未忘记广大农村,她说自己在舞台上的那些光彩和动人的东西,很多来自基层观众给予她的感情和信心。“作为一名演员,我很享受台上的时光和感觉,许多年来,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,而是因为一直坚持才看到希望。”戏曲人的这份坚持,正是来自对传统艺术强大的文化自信。

“玩意儿”好自然有观众

 戏曲从创作到演出,是一个完整的生态,这个生态之中,观众是非常重要的维度。用论坛主持人白燕升的话说,内行捧内行是远远不够的,任何艺术的繁盛都需要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。

“其实,观众的要求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很简单,无非是花了钱,想看做得精致、认真,水平高一点的戏而已。”国家京剧院创作中心副主任池浚说。要想满足观众这个质朴的要求,需要创作人员付出巨大努力。池浚表示,以工程师的智慧和工匠的精神提高艺术质量、打造好戏,这是提升当代中国戏曲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。

 常常有人抱怨,年轻人似乎天然地不喜欢传统艺术,其实究其根本,还是因为从业者的艺术水平没有达到年轻观众的要求。“当教育普及到一定程度,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必然有更高、更苛刻的审美需求,那些有经典价值的传统艺术是会被他们接受和赞美的,关键是看你的艺术有没有‘玩意儿’。”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。

上海评弹团的实践经历证明了荣广润的观点。上海评弹团创作的《林徽因》取材独特,讲述民国时期的奇女、美女、才女林徽因的故事,一经上演就广受欢迎,在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地处北方、远离吴方言区的高校,受欢迎程度丝毫不减。“先找到年轻人感兴趣的题材,再用他们未必听过的传统艺术的形式来演绎,只要艺术够水准,他们就会喜欢。”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说。

的确如此,市场和观众需要用优质的艺术去培育和争取。从京剧名家王珮瑜以差异化路线打出个人品牌,到有“昆曲王子”之誉的演员张军多次出国演出,无数事实证明:传统艺术仍有巨大潜力等待挖掘,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广阔的跃升空间,值得当今戏曲人努力、守望和期待。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